在鋰電池生產中,極片干燥房對低露點(≤-40℃)和潔凈度(ISO 7-8級)的要求極為苛刻。水分殘留會導致電解液分解、電池鼓包甚至熱失控。凈化工程公司需通過深度除濕+氣流控制+材料優化的綜合方案解決這一難題。
參數 | 要求 | 技術難點 |
---|---|---|
露點溫度 | ≤-40℃(對應含水量≤12ppm) | 常規冷凍除濕極限僅-20℃ |
潔凈度 | ISO 7-8級 | 低濕環境下靜電積累、粒子難控制 |
溫度穩定性 | 25±2℃ | 除濕過程易導致溫度波動 |
技術原理:
吸附區:濕空氣通過轉輪,水分被硅膠/分子篩吸附。
再生區:高溫(120-140℃)空氣脫附水分,恢復轉輪干燥能力。
性能指標:
單機露點:-40℃至-60℃(視配置而定)。
能耗:0.8-1.2kW·h/kg(除濕量)。
第一級:普通轉輪(露點-20℃)。
第二級:高性能轉輪(露點-50℃)。
優勢:降低再生能耗30%,延長轉輪壽命。
前置冷凍機組:
將空氣預冷至2-5℃,冷凝大部分水分(露點-10℃)。
減輕轉輪負荷,節能20%以上。
深冷冷凍(可選):
采用-70℃乙二醇溶液,進一步將露點推至-40℃(需防結冰)。
無熱再生吸附式干燥機:
處理壓縮空氣露點≤-40℃,用于保護氣(如N?)干燥。
耗氣量約15-20%(再生用)。
低風速層流:FFU風速0.3-0.35m/s(減少氣流擾動)。
干空氣幕:設備開口處設置風幕(風速≥2m/s),隔絕濕氣侵入。
地面:導靜電環氧地坪(電阻10?-10?Ω),避免靜電火花。
墻面:不銹鋼板或防靜電彩鋼板(表面電阻≤10?Ω)。
FFU:離子風機集成,中和干燥環境下的靜電積累。
冷熱補償系統:
除濕后空氣通過電加熱/熱水盤管回溫至25℃(±1℃)。
控制邏輯:
露點傳感器(如Vaisala DMT340)實時反饋,PID調節轉輪轉速。
轉輪再生廢熱回收:
換熱器回收再生排氣熱量(效率≥60%),預熱新風。
冷凍水余冷利用:
預冷新風后再進入轉輪,降低除濕負荷。
露點在線監測:
多點布置露點傳感器,超標時自動報警并調節。
預測性維護:
監測轉輪壓差/溫度,預測更換周期(通常2-3年)。
方案:兩級轉輪+冷凍預冷+熱回收
效果:
露點穩定在-45℃至-50℃。
能耗較傳統方案降低35%。
方案:深冷至-70℃+壓縮空氣干燥輔助
挑戰:解決-70℃工況下的冰堵問題(需周期性融霜)。
膜法除濕:
選擇性透水膜(如石墨烯氧化物膜),理論露點可達-60℃。
吸附劑創新:
金屬有機框架(MOFs)材料,吸附容量比硅膠高3倍。
零排放干燥:
光伏驅動除濕系統,實現零碳排。
鋰電池干燥房的-40℃露點控制需“深度除濕+環境控制+節能優化”三位一體:
轉輪除濕是核心(-40℃至-60℃),必要時結合冷凍或壓縮空氣。
氣流與材料設計防止二次污染(潔凈度+防靜電)。
熱回收與智能控制降低運行成本(能耗減少30%+)。
典型項目投資約¥3,000-8,000/㎡(視露點要求),通過提升電池良率(減少水分導致的失效)可在1-2年收回成本。